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16-01-07 09:06:34

“科技引擎”助推振东药企发展

120多位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80多项发明专利,全省民营企业唯一的制药行业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和山西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

国内医药界独创的研发网络和交流合作平台,网络国内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科研院所,贯通产学研的研发体系……

我国首次采用“国际化校企联合”模式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成立的分子医药研究中心,我国首家在美国国立科研机构组建的中药科研机构,我国唯一参与筹备国际中医药治疗肿瘤联盟制药企业……

“未来医药企业间的竞争,将发展到市场链与市场链的竞争,振东集团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就是因为我们在尊重市场、看重市场、把握市场的前提下,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同时延长产业链条,为企业的发展赢得了主动。”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对记者说。

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竞争的全球化,医药产业如何面对?振东集团依靠科技创新,不断铸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经受住了市场竞争的考验。目前,振东集团已形成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健康产业链。并先后获得“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优秀单位、中药成长型十强企业”等荣誉称号。

人才培育为企业注入鲜活动力

振东集团作为后起的企业,要在市场的夹缝中赢得生机,必须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必须牢牢占据科技的制高点,必须吸纳和培养高科技的人才。为此,该集团通过招、聘、引、挖等多种渠道,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科技人员提供广阔的科研机会,放手让他们承担部分重要科研任务;在进修学习、学术交流等方面提供更多的资助,为振东科研插上腾飞的翅膀;借助振东商学院及振东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拥有深厚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新药研发学术带头人,从而形成了合理的学术梯队,为振东的企业发展建立了雄厚的技术人才储备。

同时,还创新人才培育模式:一是通过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全面推行“一对一导师制”,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公司先后聘用27名博士和博士后,通过流动工作站带动起180多人的科研团队。二是在山西中医药大学和山西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基础上,投入巨资成立了振东商学院,大力构筑人才梯队网络。三是通过企业和高校互派导师,采取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相结合的培养方法,构建以实用型人才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网罗天下英才,公司通过这种形式每年培训的人才在2万多人次,公司员工每人每年最少接受120课时的培训。

目前,公司已拥有博士级专家人才120余名,其中90%集中在医药产业,从而使振东制药保持在全国同行业的领先地位。

产学研合作共享发展成果

2012年8月14日,澳大利亚阿布勒德大学分子与生物医学院院长戴维·艾德森教授一行专程来到长治,此行的目的是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洽谈核心复方苦参注射液等高新技术项目合作事宜,这是振东进军世界的前奏。

2012年,由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山西晋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突破了山西省医药企业、高等院校、研究单位间人才流动、技术交流的壁垒,建立了行业技术共享研发平台。

与中国药科大学、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复方研究国家工程中心等单位联合,承担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超5亿元岩舒大品种技术改造”。此举将大大提升振东主导产品的产业化效益,并为中药材的多领域开发和产业化步伐拓展道路。

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山西中医学院、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等组成研发联盟,共同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道地药材苦参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研究开发项目”……

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强强联合,积极进行人才信息交流,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上形成合力,提高了企业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公司先后与40多个科研机构进行广泛的项目和技术合作,承担课题、项目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产学研融合创新能力,也使公司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融入了国际科研的前沿。

科技创新注入不竭活力

全力提升传统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是全体振东人的美好梦想。这一共同的梦想,如今已升腾为振东人振兴中医药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如今的振东,不但在中医药产品研发中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在中药材种植、健康食品、家庭护理等大健康领域实现中药材的再利用价值上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长治市科技局)


 

相关稿件:
[字体:  ]  [关闭窗口]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