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晋城市科技局按照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安排部署,围绕培育壮大科技类市场主体,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加大入企服务力度、认真落实各类惠企政策,市场主体倍增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是优环境,制定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为创新主体发展壮大提供政策保障。出台《关于强化市场主体倍增要素服务保障的若干举措(试行)》科技创新支持专项,从支持壮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强化各类科研平台建设、引导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科技金融支持和改革高新技术企业奖补政策等方面补充完善9条政策举措,全方位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健康发展。制定《晋城市鼓励“高精尖”科技创新和支持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建设的配套实施细则(试行)》,鼓励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最高给予项目1000万元的配套支持,对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创新平台的给予50万元—100万元资助,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含金量吸引省内外高层次人才到晋城施展才华,助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各类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发展壮大。
二是助发展,积极推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助力企业纾难解困。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全市102家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共计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3.18亿元,其中所得税减免优惠2.37亿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7921.93万元。认真落实科技创新奖补政策,加快下达科技奖补资金,已于6月对符合要求的71个科技创新项目下达共计711万元的资金补助,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三是强服务,加大政策宣讲和入企服务力度,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高标准做好入企服务工作,深入各县(市、区)对富泰华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晋钢集团、天巨重工等70余家企业开展入企调研和服务,就研发活动归纳、知识产权获取、高企申报流程以及科技奖补政策等进行政策宣传和业务辅导,指导帮助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各类创新平台和科技项目。同时,充分依托科技大讲堂、科技活动周、专题培训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大力向全市科技企业和广大民众宣传解读科技法律法规和科技创新政策。
四是抓落实,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科技领域市场主体倍增。充分用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专项抓落实工作推进机制,认真执行清单管理、分工负责、市县联动、信息共通共享、调查研究、问题整改等6个机制,合力抓好工作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年全部四批次高新技术企业推荐申报工作,共组织全市73家企业申报,预计全年完成130家以上,超额完成年初省定115家、市定125家争先进位的指标任务。同时,扎实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通过持续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构建科技型企业梯次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91家企业通过省、市审核,经公示已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较上年同期增长29.05%。(晋城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