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考察交流活动(晋城)座谈会在陵川县召开。会议指出,中药材产业是富民产业、战略产业、绿色产业,各地各部门要群策群力、扎实工作,全力推进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提升药材品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省农业厅副巡视员张红星、市政协副主席陈改玲、县长胡晓刚、副县长原红芳等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市政协副主席陈改玲介绍了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县长胡晓刚介绍了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部分企业负责人、研究单位专家作了交流发言。
立足于陵川县独特的资源、环境和比较优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陵川县把中药材产业发展放在了县域特色产业的龙头地位,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并重,规模开发与规范管理并重,人工种植与野生抚育并重,基地建设与加工龙头并重,科技引领与机制创新并重”的方针,持续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中药材产业开发之路。今后,陵川县将继续发挥比较优势,挖掘资源潜力,突出道地品种,适应市场需要,着力主攻规模扩张、加工增值、品种多元、质量提升四个重点,构建完善仓储物流、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三大体系,努力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动陵川县中药材产业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张红星要求,中药材种植切忌盲目扩大种植规模,要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度调整种植规模,确保中药材品质不降;政府部门要进一步重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现有药剂和食药同源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现有基础上拓展品种和业务,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创造条件引进新的技术、新的项目、好的企业,把现有食药同源的企业做强做大;要加大药食同源产品和企业的宣传、立项的力度,大力推进品牌建设,以同仁堂等中药民族品牌为带动,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把中药材产业发展打造成广大农民致富、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重要产业。
会前,与会人员还先后深入陵川县党参种植基地、晋城市农生园开发有限公司、连翘人工抚育示范基地、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北京同仁堂陵川党参公司、山西兰花太行中药材有限公司、九州天润中药材仓储物流项目建设现场,实地察看了陵川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情况。 (晋城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