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对泽州县广大农民和农业干部来说,是极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粮食生产遭遇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在泽州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为契机,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农业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发展,积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困难挑战,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狠抓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大灾之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完成粮食总产4.14亿斤,油料总产314.3万斤,水果总产3387.6万斤,蚕茧产量30.03万斤。25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年完成销售收入9.6亿元,比计划的9.4亿元增长2.1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57元,比2013年的10129元增1128元,增幅11.1%。
技术集成,粮食高产示范效应好。近年来,结合各类农业项目,通过平田整地、配套基础设施等建设旱涝保收标准农田5万余亩;设计完成了农业种子、肥料、播种模式示范等15项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集成配方施肥、秸秆还田、选用优种、增施有机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生产技术,实施小麦高产创建3万余亩,平均亩产达599.2斤,较全县亩均增产110.2斤,增幅22.5%,同时实施大豆1个、谷子1个万亩示范方,谷子万亩方平均亩产581斤,较全县平均亩产490斤增产91斤,增幅18.6%,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现代农业步伐加快。一是培育特色“一村一品”专业村80个,累计达到274个,其中以高都镇南焦庄村为代表的种植业型专业村140个,以李寨乡西岭村为代表的休闲型专业村24个,以高都镇保福村为代表的养殖型专业村89个,以大东沟镇岭头村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服务型专业村13个,以高都镇大路村为代表的农产品育种型专业村8个。二是推动农业龙头企业提质增效发展。共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其中:彤康、伊健等以干鲜果加工为主,本尔昆、义诚、谷丰等以小杂粮加工为主,双丰等以蔬菜加工为主,泽地萃等以食用菌加工为主。截至2014年底,有3家被评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有10家被评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目前,25家龙头企业带动基地面积10万余亩,带动农户7万户,户均增加收入2600元。三是发展了长青苑、欣绿园、绿之丰、益丰园、彤康“泽州红”山楂基地示范园等12家规模化农业园区,有力的促进了全县设施农业的发展。
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意识稳步提升。共注册彤康庄园、泽地萃、巴公大葱等商标250余个,有5个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有3个农产品被认定为省名牌产品,3个农产品被认定为省名牌农产品,1个农产品被认定为省特色农产品,2个农产品被认定为地理标志农产品。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300亩,认证产品4个;有机农产品保持认证,认定产地面积1003.3亩,认证产品11个。
农村改革有序推进。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出台了泽州县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意见,规范了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签订指导、合同鉴定、登记备案等。为提高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业务水平,安排专项资金对聘任的仲裁员进行了培训。同时,积极引导农村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截止2014年底全县流转土地总面积达到2.3万亩,建成千亩以上连片示范点10个。此外,在川底乡庾山村、张庄村和张沟村三个村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共涉及农户273户、土地面积1572亩,并制定下发了泽州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机构、召开了工作会议、开展了业务培训、确定了测绘公司,落实了工作经费25万元。目前,试点村土地承包合同档案收集、地块序列表的填写、权属调查、土地实测、制图等工作已经结束,待相关成果资料公示无异议后,确认归户。二是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全县县、乡、村三级均建立健全了农村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制度,各乡镇委托代理中心机构场所、人员编制、相关制度齐全,做到了工作流程规范、资金入账规范、交接有序。2014年,全县已有627个村进行了委托代理;同时,对627个村集体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审计报告,审计金额34.27亿元,其中查处案件1起。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一是认真落实粮食补贴、良种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二是全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4个(累计达1150个),建设国家级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3个、市级示范社81个、县级示范社33个,全年培育家庭农场50个,有效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三是结合阳光工程、退耕还林等平台,全年培训农民2.6万人,完成了2000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通过培训和示范,让受训农民全年平均接受3-4次培训,每人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提升职业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从业技能水平,有效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加了农民劳务性收入。
农业行政监管力度加大。一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力度,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证后监管工作。落实了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经费7万元,印发了《2014年泽州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泽州县201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并组织人员深入59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基地、合作社)进行监督检查,共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禁限用农药等宣传资料1.4万份,发放农产品生产过程记录薄150余本,签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18份,组织乡镇监管机构参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训。二是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2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60车次,先后查处了8起涉及农药、种子的案件,涉及玉米种子3起,农药5起,并已全部结案,有效地净化了全县农资市场,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重点加强对全县沼气秸秆气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深入各大型沼气秸秆气化站进行了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实现了农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无重大事故发生。
服务农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2014年,农业部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抓学习、抓制度、抓管理、抓整改,不断强化农业队伍建设工作。一是进一步增强了主体责任意识和“一岗双责”意识。抓部署、抓督促、抓落实,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责任体系。二是强化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三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力求取得实效。立足为农民着想、为农村服务、为农业奉献的宗旨,联系全县“三农”发展实际,重点瞄准在农民增收、粮食生产、特色产业发展、农业安全生产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整改,真正通过活动达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和实现弊革风清、富民强县的目标。 (晋城市科技局)